约克公爵的神智还未完全从甘美的睡梦中清醒过来,他站在那里,还穿着宽松的晨衣,披散着卷曲的长发,蓦地,一声大喊从上方传下来:“敌袭!”是敌人!约克公爵马上就明白过来了,那正是敌人的火船。
他猛地抓住了衣襟,呼喊着自己的仆人,从四处乱窜的船员中穿梭而过,也许有人看见了他,也许没有,反正约克公爵也没能注意到,他迅速地回到了自己的舱房,以最快的速度换下了晨衣,他一边将短柄火枪插入到自己的腰带里,一边不断地发下命令。
虽然不知道是谁泄露了舰队的秘密,让敌人知道他们正在索尔湾补给,但约克公爵很清楚,他们现在正处于一个危急而又紧迫的时刻,联合舰队几乎都还在海湾里,而他们的敌人却在海面,在T字头横位战术得到了普遍运用的这个时代,他们简直就像是被关在羊圈里的一群羊。
而且因为他们是联合舰队,约克公爵并不是唯一能够发声的人,虽然不怎么愿意,约克公爵还是马上找到了那个以占星术师为名登船的巫师,“你能联系到那法国……巫师吗?”他问。
“立刻。”那个巫师干脆利落地说,就在公爵的面前,他翻开了一面镜子,对着里面的影子喃喃自语,对面也仿佛正在等待着他们,镜子里的影像浮动起来,而后呈现出一张与镜子前的人完全不同的脸:“我们遇到了敌人,”对方的巫师说:“没有讨论的时间了,我们要和早晨的潮水争夺时间……”
“我是约克公爵,”约克公爵说,“让你们的艾斯特雷斯将军和我说话。”
维克多.马力.德.艾斯特雷斯,正是联合舰队中法国海军的统领,一见到他出现在镜子里,约克公爵就毫不犹豫地说:“将军,现在我们没有太多时间讨论,所以,我希望您能如您们的国王承诺的那样,给予我们帮助。”
那位法国将军微微蹙眉,但还是轻轻点了点头:“我不确定我是否能够做到您所希望的……”
“荷兰人的火船正在逼近我们,也许就在几分钟后,”约克公爵说:“我们需要灵活敏捷的小船去摧毁它们,在它们点我们的船只之前。”
确实,在联合舰队中,法国只有二十六艘大船,英国则有四十六艘,但体型庞大在意味着能承载更多火炮的时候,也意味着变向缓慢,等到它们缓慢地将自己挪移到阻截的位置之前,那些火船早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。但法国的大型战船虽然不多,但随行的小型战船——由那些荷兰人建造完成的商船改造而成,却很多,毕竟它们之前就是以武装商船的规格定制的。
“我会的。”艾斯特雷斯将军说,“但我们的船只要先出港。”
“你一我二。”约克公爵说,在索尔湾的舰队总共有大小一百五十艘,这是什么概念呢?它们就像是张合的贝壳那样密密麻麻地停泊在画面上,他们现在要尽快疏散开,这样才不至于在敌人来袭的时候,只能忍受着炮击与盟友争夺一条生路。
两个统帅的反应与决断都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地方,有巫师在,又让上下命令传达不再成为一个问题,无论是约克公爵,还是艾斯特雷斯将军都能够如同飞鸟一般俯瞰索尔湾的情况,他们一边注视着镜子,一边确定船只退出索尔湾的顺序。
法国人的小型战船,也就是装载着0-60门炮的三桅船,轻盈地穿过了林立的桅杆,向着旭日升起的大海而去,它们的敌人首先就是被瞭望员发现的火船,它们在距离较远的时候,可以隐藏在璀璨的波光中,但随着距离的拉近,它们就像是镶嵌在碧玉上的红宝石那样显眼。
之前无论是巫师,还是海军统帅都想到了,他们要抢在潮水之前,因为荷兰人正是利用了涨潮的潮水,将火船推向他们,法国人的三桅船迎向它们并且开炮——路易十四并不吝啬,装载在这些船只上的都是新造的加农炮,即便是这样的小型战船,最大磅数二十四磅,最小的也有8磅,问题是,虽然路易从未想过要放弃海洋,但法国的海军发展大大地落后于其他国家,虽然将士勇敢,炮弹充足,但命中率实在是令人不敢恭维。
火船的数量只有十二或是十三艘,但还是有两艘火船还是直接突破了法兰西战船的防线,撞向了正在向北纵队航行的英国船队,英国舰队上顿时一阵大骂,但这时候没人能听到,不管他是盟友还是敌人。
负责后卫的英国海军将领桑德威治伯爵就是大骂之人中的一个,但他也是无可奈何,说真的,法国人愿意伸出援手,而不是看着他们与荷兰人相互厮杀,就足够宽和的了,至于战术与技巧——这都是需要在战斗中积累起来的东西,他们或许还要感谢天主没有让法国人积累起更多的经验,不然一个在陆地上与海上都能所向披靡的国家实在是太可怕了。
火船撞上了桑德威治伯爵和另一条船,幸而这两条船都是装载百炮的大船,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像,它们的考验还是紧接着火船之后的荷兰舰队。
————
勒伊特站在自己的“七省号”上,这艘战船陪伴他近二十年了,有时候勒伊特都觉得它仿佛已经拥有了生命——“七省号”之前已经建立下了赫赫功勋,从四日海战到梅德韦河战役,它就像它的主人那样战无不胜,无往不利,“希望你仍然能够给我们带来好运。”勒伊特说,他站在“七省号”的船头,举起望远镜,观察着联合舰队的行动,而后发出命令——舰船身上的旗帜表明了它们各自的身份,勒伊特的决定是重点打击英国舰队,而不是两者,或是法国人,但问题是,他所率领的舰队,他们的长官似乎也有着自己的想法。
也许会有人觉得疑惑,但当时的荷兰舰队就如同盘旋在海上的多头龙,在管理体制上,勒伊特要面对的问题和荷兰的首相先生所要面对的大致相仿——因为荷兰人的舰队也是商业行为的结晶,每艘舰船自诞生之日起所需的钱财都来自于商人缴纳的税金,所以商人们可以对舰队的行为指手画脚,甚至派出属于自己的代理人来控制舰队,而这个舰队的代理人与管理者,无论是招募船员,还是维护和建设自己的舰船,造起仓和码头,又或是走私,劫掠,组织护航舰队,也都无需向勒伊特请求允许——即便是如同七省号这样的大型战船,在商人的眼里也只是商品而已。
所以在勒伊特的舰队里,从来就有着不同的声音,这次勒伊特堪称一意孤行地决定突袭索尔湾,是的,他的推测是正确的,但他的意愿依然无法获得所有人的服从,也许那些舰队的长官认为,英国人固然是荷兰人的宿敌,但法国人更为可恶,而且他们已经在出其不意上取得了优势,舰船的数量与质量也远胜于这支联合舰队,所以他们还是分出了一部分,往法国人的舰队那里去了。
这种分散力量的行为,实在不够明智,但勒伊特也只能率领愿意听从自己命令的舰队,尽可能地拉紧这张罗网,此时勒伊特的舰队已经形成了一个漂亮的箭头,射向正在不顾一切地驶向北海的英国舰队。
而今天的风向也极其不利于英国人,英国舰队要想从索尔湾海域突围向北海,正是要向东航行,此时他们需要来自于西面的大风,但今天的风都是从东面而来的,他们举步维艰,行动迟缓的就像是一只蜗牛,荷兰人的舰队倒是乘风破浪,犹如在海面上飞行的鸟儿。
一等舰船都到了既定的位置,“七省号”就降下原先的旗帜,换上新的旗帜,这意味着勒伊特命令舰船们展开全面炮击。
没有亲眼见过海上大战的人,是很难想象那个景象的,此时正是早晨九点钟左右,阳光耀眼,空气干净,但在三十多艘大型战船,数百门炮的同时轰鸣之中,从炮口腾起的烟雾顿时在海面上铺开了一层柔软的棉絮,这层棉絮忽而浓厚,忽而轻薄,并且不断地积累起来,遮挡住了船身、桅杆与风帆,船长们攀上艏楼,才能从及时从望远镜里了解到敌我的状况好决定下一步应该如何做。
船员们在甲板上跑来跑去,他们要不间断地为每一门炮送上火药和炮弹,甲板上到处都是倾倒的木桶和盘绕在一起的绳索,硝烟弥漫中更是难以看清,总是会有人被绊倒或是被撞开,又或是相反。
负责炮击的船员是最紧张,也是最劳累的,他们将炮弹从后方塞入炮膛,又从上方倒入火药,点导火索,而后一声震耳欲聋的轰鸣,炮身因为后坐力而猛然回缩,一群人需要紧紧地拉住固定炮身的绳索,免得它直接撞在后方的舱板上,另外一群人则疯狂地提起布条缠裹的拖把,伸入炮口擦掉多余的火药残渣,这点和最初的火枪十分相似——在多次开炮之后,还要有人不断地将冰凉的海水倒在火炮上降温,才能避免炸膛。
清洁炮膛的人一退开,之前拉住炮身的人就一拥而上,将火炮推回到原先的位置,与第一次开炮不同的是,观测手会就之前在射击口看到的情况调整炮身的角度和方向,来确保命中率,又或是设法直接轰击敌人的舰船桅杆,艏楼等重要位置。
范根特注意到了那艘“圣詹姆斯号”,也就是桑德威治伯爵的舰船,他并不知道那正是约克公爵最信任的副手乘坐的船只,但那艘舰船被火船撞击后,略微偏离了一点原先的航线,以至于它与其他船只都有了一个不易察觉但确实存在的距离,范根特作为勒伊特最可信的朋友与下属,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,他立即命令他的舰船对“圣詹姆斯号”开始持续炮击。
范根特的船是“阿姆斯特丹号”,这艘舰船的名字虽然只来自于一个城市,但它的配置与排水量都与七省号相似,简直如同一对孪生兄弟,它一样在下层甲板上有着值得骄傲的十二门36磅重型火炮,连同两门2磅火炮一起,形成了一列强有力的打击阵线,更不用说,还有上层甲板与艏艉楼露天甲板的近七十门火炮,在一阵又一阵升腾起来的烟雾中,炮口的火光就像是刀剑折射出来的锋刃,一闪,一闪,又一闪,每一闪都预示着他们将敌人往毁灭的道路上推进了一步。
在这样密集的炮击中,桑德威治伯爵也意识到了自己正在遭遇敌人的全力打击,他在艏楼上举起望远镜,想要在烟雾弥漫中寻找一个突破口的时候,一发炮弹呼啸而来,擦着他的头顶打在了他身后的桅杆上,桅杆喀嚓一声就折断了,倒下来的时候正击中这位伯爵先生的肩膀,说来他也是好样儿的,在被自己的下属拖下艏楼的时候还在发出指令——“圣詹姆斯号”在他的命令下,徐徐转向,与“阿姆斯特丹号”侧面相对,发起反击。
桑德威治伯爵将指挥权暂时交给大副,而后在另外两位船员的搀扶下,踉踉跄跄地往上层甲板去,“我的锁骨可能断了。”他shenn着说,“船医会治好你的。”船员说,他们经过了正在忙于扑灭火焰的几个人,然后是正在将炮弹送下甲板的另一些人,还有人正扑在船舷边,不停地从海里提起木桶,这些水是用来给炮身降温的。
船医这里也正忙碌着,不过他所能做的很有限,他一看到桑德威治伯爵,就下意识地啧了一声,简单地检查后,他肯定了桑德威治伯爵的估算:“这里很麻烦,”他说,然后给伯爵上了夹板和绷带,“您能回去休息吗?”
“如果我能,当然。”桑德威治伯爵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