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贵妃回宫后,先去向武媚娘回禀,回到薰风殿时,早已困倦不堪,更衣歇息了。
当她再醒来,却见李治坐在屋里,正在欣赏桌上几首诗词。
这些诗词正是郑贵妃昨日考教族中姊妹作品,心中一紧,笑道:“陛下,您何时过来的?”
李治道:“刚来一会,见你没醒,就拿起来瞧瞧。这些诗词哪儿来的?”
郑贵妃一边在宫人伺候下穿衣,一边笑道:“都是妾身家中顽童所作,大家快放下,这些诗词可不配过您的眼。”
李治笑道:“别的诗词都一般,只有这首弄溪赋还不错,不知是何人所做?”
郑贵妃笑道:“是妾身一位表妹所写,她叫卢婉君,是范阳卢氏子弟。”
李治笑道:“好一个范阳卢氏,连女子都有如此采,果然不凡。”
郑贵妃起身后,陪李治在附近的园子里转了一会,传过午膳,李治便离开了薰风殿。
回到甘露殿后,案上又多了些奏章。
李治随意翻了翻,发现有一份兵部奏章,还是崔敦礼亲自上呈。
翻看一看,却并非好消息。
原来自李治去年责问兵部后,兵部便向凉州、灵州等临近吐蕃的州县,加强对吐蕃情报工作的侦探。
结果,很快便有消息传回。
吐蕃大军果然驻扎在巴隆河北岸,人数超过十万,更重要的是,统帅这支军队的有两人。
一人是达延莽布支,也就是吐谷浑的太子,都布的老爹。
这一点李治已经猜到,吐蕃要想吞并吐谷浑,定会重用此人。
只是另一人,却让李治心中凝重了几分。那人正是吐蕃大相禄东赞的儿子,钦陵。
大非川之战中,打败薛仁贵的正是此人。
正当李治拿着奏章沉思时,一名内侍来报,说李勣和崔敦礼在殿外求见。
李治心知定是边关之事又出变化,急命两人进来。
两名老臣进殿后,朝李治齐齐拜礼。
李治抬手道:“两位爱卿不必多礼,是不是前线有消息了?”
李勣肃然道:“回陛下,程务挺刚派人传回消息,吐蕃大军已渡过巴隆河,从时间来看,现在应该已包围了白兰城。”
白兰羌是西羌一支,原本生活在青海湖北部,后被吐蕃驱赶,只得南迁。
近年来,自吐蕃吞并苏毗女国之后,便不断南侵。
白兰羌首当其冲,大部分领土都被吐蕃吞并,只得依附吐谷浑方存。
白兰城只是一座小土城,城外旗帜蔽天,尽是吐蕃人大军。
然而吐蕃却并未攻城,只严密包围了白兰城。
城外,吐蕃大帐。
钦陵正端坐帐内看,帷幕忽被人掀开,两个人大步走了进来。
走在后面一人正是出使大唐的都布。
他前面之人,身材魁梧,年过四旬,脸上两道伤疤,纵横交错,是吐蕃大军主帅,达延。
达延手中拿着马鞭,死死瞪着钦陵。
“先前是你非要急着进攻,匆匆忙忙,扔下不少辎重,如今到了白兰城,为何又下令禁止攻城?”
钦陵是个二十多岁的青年,面色儒雅,质彬彬,身材匀称,肌肉结实。
他站起身,朝达延行了一礼,道:“副相不必急,且听在下解释。”
钦陵是监军,并非主帅,不过因为是禄东赞的儿子,大军其实还是由他指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