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6章 皇帝之位的争议

京城的秋风已然寒冷,而朝堂之内的氛围却比秋风更显冷意。皇子即将登基的消息传遍四方,本应是一片庆贺之声,但暗地里,却有反对的声音开始滋长。太子的失势和陛下的旧疾复发,让朝中某些势力看到了希望,他们认为皇子尚显年轻,未能完全镇住朝堂,甚至有人开始怀念起太子主政的那些年。

皇子与晚晴深知,这些反对的声音若不尽早压制,便会在他登基之前成为难以控制的威胁。因此,在太子被彻底废黜、皇帝病重卧床的当下,他们必须迅速行动,化解朝中的动荡。

一天,朝堂之上,几位朝中元老带头发难,其中以礼部尚郭元为首。他在大殿之上拱手而立,语气中带着隐隐的挑衅:“殿下,太子被废已有时日,然而圣上迟迟未正式下诏确立殿下的储君之位,是否意味着陛下对殿下的登基尚有疑虑?如今国运攸关,老臣以为,应当再慎重考虑,以免误国。”

郭元的话一出,立即引起了朝中一部分大臣的附和之声。他们或是太子的旧部,或是因私利而对皇子存有成见之人,此时借着皇帝未曾明确表态的空隙,试图对皇子的即位进行质疑和阻挠。

皇子面色沉静,缓缓站起身来,居高临下地俯视着郭元。他的眼神锐利,声音却低沉有力:“郭大人此言所指为何?是对本王的能力有所质疑,还是对圣上的决定心生不满?”

这句话问得毫不留情,将郭元的意图直截了当地摆在众人面前。郭元脸色微变,但依然强自镇定:“殿下误会了,老臣并非质疑殿下,而是以为朝中之事,仍需三思而后行。殿下虽有才干,但治国之道,不仅需刚,更需柔。”

此言一出,朝堂上又有几名大臣附和,言辞中虽然对皇子尊崇有加,但实则暗含贬低,认为他在处理朝政上缺乏经验。

皇子看着那些起身附和的官员,眼中闪过一丝不耐。他知道,他们是在借此试探他的底线,但此时若不及时反击,必会助长这些人的气焰。

这时,站在一旁的晚晴上前一步,微微一笑,向郭元与那些附和的官员行了一礼,温声道:“郭大人和诸位大人的忧虑,臣妾能够理解。国事艰难,陛下病重在床,朝中自然需要一位能稳定大局的储君。殿下已经表明了愿意担负重任的决心,不知诸位大人是否愿意给殿下一次机会,看看他的治国能力?”

她的语气温柔,却蕴藏着一股不容拒绝的气势。那些原本心怀疑虑的大臣,纷纷露出犹豫之色,而郭元却皱起眉头,不甘示弱地说道:“娘娘所言极是,只是老臣以为,单凭言辞难以服众,若能先行处理当下的几桩难题,再行定夺,方为妥当。”

晚晴眼神微动,心中暗自冷笑。她知道郭元在打什么主意,对方无非是想借机提出更棘手的难题,以此来拖延皇子的登基。然而,她与皇子早有准备,正等着对方自投罗网。

“郭大人所说的难题,是否指的是近日江南水患、粮食调拨不足一事?”晚晴故意抬高声音,提到了一件最近困扰朝中的棘手事务。

郭元一愣,没想到晚晴会主动提起这件事。他咬了咬牙,索性接道:“正是如此。江南水患严重,百姓流离失所,朝廷派去的赈灾官员却无能为力。老臣认为,若殿下真有治国之才,不妨先行处理此事,若能顺利解决,老臣自当竭力支持。”

这番话说得堂而皇之,却暗藏险恶。江南水患复杂,涉及地方官员贪腐、百姓流民问题,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更大的动荡,甚至动摇皇子的威信。而郭元显然是想借此机会迫使皇子出错。

晚晴微微一笑,看向皇子,仿佛早已预料到对方的盘算。皇子接过话题,神色从容地回应道:“郭大人既有此建议,本王自当不负重托。江南一事,我已命兵部尚调拨粮食、派遣得力官员前往赈灾,并设立赈济所,以确保百姓得到妥善安置。至于官员贪腐问题,我也会亲自督查,决不姑息。”

他的声音铿锵有力,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,震慑了朝堂之上的反对者们。郭元脸色顿时难看了几分,显然没料到皇子早有安排,竟没有给他留下任何挑刺的机会。

而晚晴则趁机补充道:“殿下已亲自关注此事,若诸位大人还有其他疑虑,不妨在此刻一并提出来。殿下愿意接受考验,但若是试图借机推延大事,恐怕并非忠于朝廷的正道。”

她话中暗藏锋芒,显然是在警告那些心怀不轨的官员。朝中几名摇摆不定的官员见状,心中顿时打起了退堂鼓,不敢再轻易表态。

但郭元毕竟老谋深算,并未就此放弃。他深吸一口气,露出一副为国为民的模样,继续道:“江南之事甚重,老臣自当拭目以待。然而朝中尚有许多大事未决,若殿下能在短期内解决这些难题,老臣自然愿意全力支持。”

这时,皇子突然站起身来,直视郭元,语气冷峻:“郭大人,既然你如此担忧朝中事务,本王不如直言相告:朝中有部分官员,与外地商贾勾结,私吞赈灾款项,导致江南百姓流离失所,朝廷声誉受损。此事,本王已掌握证据,不知郭大人可愿随同一查?”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《点击报错,无需注册》